【2025年专业课】《生态环境工程系列课程》

教学计划
(0人评价)
价格 ¥300.00
教学计划
承诺服务
课程介绍

【课程总学时:60

◆第1章:流域生态水文修复及水资源监测分析与预测

章节学时:10

主讲人:韩宇-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系副主任、教授

课程简介

  流域的生态水文循环过程,不但直接关系到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也深刻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为预测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深入理解当前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变化。

  本课程指出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为实现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认识智慧水利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并从“天”-卫星遥感反演干渠流量、“空”-无人机低空遥感识别渠系流量等维度介绍了天空地一体化立体感知渠系流量技术与装备。

 

◆第2章: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文水资源监测

章节学时:9

主讲人:英爱文-原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

课程简介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生态文明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水如此重要,同样地,水文水资源监测也十分重要。

  本课程重点从水与文明、水的灾害性、水的艺术特性、水的宗教性、水的文学特性、水的品格等方面来认识水、了解水,并介绍了水文的由来。

 

◆第3章: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水安全保障技术应用

章节学时:7

主讲人:汪升华-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研究员

课程简介

  水资源是自然界各种形态(气态、液态或固态)的天然水,是地球上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水。

  本课程分别从水资源与城市水系统、城市水系统构成、城市文明发展历程、城市水系统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城市水生态系统演变、当代城市水系统与海绵城市建设、当前城市智慧水务建设、城市水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对象、城市水生态系统理论三个关键问题、城市水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第4章: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章节学时:2

主讲人:贾峰-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首席专家

课程简介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本课程介绍了党的十八报告中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了我国强化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举例说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内涵;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特征,并将其概括为“十个前所未有”。

 

◆第5章:《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章节学时:3

主讲人:韩文科-国家发改委能源所高级顾问/原所长

课程简介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为了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2023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具体要求。

  本课程详细讲解了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出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阐述了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

 

◆第6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解读

章节学时:3

主讲人:朱帅-清华大学环境影响评价室副主任

课程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是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制定的条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于19981129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根据201771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自2017101日起施行。

  本课程依次介绍了《管理条例》的制定、修订、主要内容,并对《管理条例》的总则部分进行了解读。

 

◆第7章: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法行政处罚办法解读

1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解读

章节学时:3

主讲人:于文轩-中国政法大学生态与资源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课程简介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从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相关概念、主要危害以及在环境法中的体现等方面,讲述环境法体系中的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的相关内容;介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管理体制和基本原则;从固体废物转移管理、综合利用、限制过度包装、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等方面分析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一般规定。

 

2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解读

章节学时:2.9

主讲人:于文轩-中国政法大学生态与资源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课程简介

  《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是为规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保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制定的文件。2023年,生态环境部印发新修订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自202371日起施行。

  本课程介绍了《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修订的背景和内容。

 

3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解读

章节学时:3.5

主讲人:梅凤乔-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课程简介

  防治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本课程提出保护水环境的意义非常重大;讲解了防治水污染的成效与挑战;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发展与完善;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总体指导原则;探讨了水污染防治的基本管理手段,包括制定生态环境标准、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管理等。

 

4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章节学时:3.1

主讲人:胡静-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课程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污染土壤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有关机关和组织可以依照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法自201911日起施行。

  本课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为主题,介绍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规范性文件、标准现状;分析了土壤污染防治的保障性制度;阐述了土壤污染防治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5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解读

章节学时:3.5

主讲人:柴麒敏-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研究员

课程简介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推进防治大气污染工作,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本课程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立法历程与政策背景,强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介绍了大气污染防治立法以来所取得的治理成效;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总体框架、总体原则、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和限期达标规划部分的内容。

 

◆第8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解读

章节学时:3

主讲人:杨朝霞-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课程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制定的法规。

  本课程从人与自然的问题及其应对、环保法律体系框架、制定目的与基本原则、修订历程及亮点四个方面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概述。

 

◆第9章:地质灾害防治与灾后国土资源管理

章节学时:2

主讲人:关凤峻-原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

课程简介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地震多方、强降雨多发、人员密度大、工程分布广,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

  本课程首先详细讲解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形式和任务;接着讲述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宽领域、链条长、节点多、层次深的特点;最后讲述了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第10章: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章节学时:4

主讲人:贾峰-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首席专家

课程简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在第十二部分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

  本课程主要论述了我国目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现状;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保工作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

 

◆第11章:《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解读

章节学时:1

主讲人:于会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课程简介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的发布是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持续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性文件,对于规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审批工作程序、全面落实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强化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阐述了《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及意义;从总则、许可证和登记表内容、申请与审批、排污管理、监督检查、附则等方面解析了《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介绍了在许可证管理平台上申请排污许可证的方法和步骤。